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
字体:大 中 小
|
《梅花魂》评课 在学校举行的有效教学大赛月活动中,我们中高年级语文组林丽丽老师向我们奉献了一堂扎实、朴实、真实的《梅花魂》。在这堂课中,我个人觉得林老师以下几点做得不错: 一、注意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,其优点是众所周知的。在这节课中,林老师上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课件,让学生在《红梅赞》的歌曲中欣赏各种梅花的图片,了解梅花的特点。那绚丽多彩的画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为理解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 二、注意创设对话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:“阅读教学是学生、教师、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”,“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,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,是师生之间、生生之间、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、开放、弘扬个性的对话。”对话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这几者相互的沟通:以文本为背景,师生、生生以及更多主体间的敞开、交融,不仅仅拘泥于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养成,而更在于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意识,体现了学生的生命价值,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世界,促进了学生生命自由活泼地生长。这节课中,林老师较好地实现了“文本对话” “师生对话” “生生对话”。 “文本对话”:比如在学习“有生以来,我第一次听到……玷污得的吗?”一部分时,让学生想象自己犯错误时,爸爸、妈妈当时升起的神态、它们是怎样训斥自己的?引导学生去想像,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,“以文会友”,充当其中的角色,去体验、去感受。 “师生对话”:在课堂上,教师教态自然,语言简练,始终做孩子的朋友,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,不再那样高高在上,不容侵犯。实现与学生的沟通,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“我”! “生生对话”: 教师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,同学之间互献读读词语,小组共同讨论交流,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,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。 三、注重读的训练 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。语文课标也曾指出各个年级段都要注重读的训练。在课堂上,林老师关注了读的训练,将读贯穿于课的始末,让学生在读中感悟,读中表达,读中升华。课堂上,也采用了多形式、多层面的读,自由读、默读、齐读,男女生读等等,指导学生在文本语言中进行感悟。读出文中之意,读出文中之情,而且读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。如在初读课文之后,让学生从整体了解课文讲了外祖父的五件事以及他对梅花的感情,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,找出充分说明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。这样,发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是学生学习指向更加明确。在处理重点段落时,教师还注意引领学生抓住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。如:在指导学生研读“弄脏墨梅图,大发脾气”时,给学生充分自读时间,紧紧抓住“轻轻刮”“慢慢抹”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。尤其在讲到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时候,让学生说说课下收集的有关资料,学生们说出了民族英雄岳飞,金忠报国,说出了诗人文天祥,以及他的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诗句。说出了不辱使命的苏武,不顾威胁利诱,冲破阻挠回到祖怀抱的李四光,说出了爱国工程师詹天佑,不受嗟来之食的朱自清,说出了方志敏,王二小,陈然,江姐……在此基础上,教师充满激情,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,唤起学生的热情、激情,把整堂课教学推向了高潮。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缺憾,比如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不够强,不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性问题。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wunianji_490_21868.html
分享按钮 |